华龙网6月6日6时讯“逐梦他乡重庆人”系列采访启动一年多以来,为了追寻奋斗在世界各地重庆儿女的身影,重庆日报、重庆电台、重庆电视台、华龙网、重庆晨报等5家市级主流媒体数百名记者奔赴采访一线,抒写出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在5月赴北京的采访队伍中,重庆电视台摄像记者穆黎一用他的敬业精神,打动了“北京小分队”每一个成员。
5月31日清晨,小分队集合出发,开始了一天的采访工作。路程不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大家都合眼休息,只有重庆电视台摄像老师穆黎一接了个电话。“好好,我知道了。”他接完电话,一切又恢复了安静。
这天,小分队采访的是北京19中校长余晓灵。像往常一样,电视台记者调试好机器,电台记者摆好设备位置,几位文字记者翻开采访本,采访对象坐好,采访就正式开始了。但没过几分钟,穆黎一的电话就又震动了。
他想要接电话的手指往左划了一半,却又划了回去,挂断。手机很快又震动起来,他再次拿起又放下,按下红色键。没想到,这个拨打他手机的人,一直不依不饶地打,穆黎一看了眼摄像机,把手机放到裤兜里,一头的汗。
“这样一直打电话,一定是急事吧。”我们心想。于是向他示意,可以请旁边19中的那位摄影师帮忙监控一会,出去处理急事。穆黎一点点头,轻手轻脚地推门出去。回来时,他满脸是汗。
接下来的采访一切正常,访谈结束后,队伍又跟随校长去拍摄了学校的音乐厅、心理健康中心、操场、教室,穆黎一不仅没有表现出一点异样,甚至比平时还要精细认真。即便他的腰在几天前拍摄时扭伤,几度疼痛难忍,他依然一丝不苟地拍摄着每一个画面。
一位同行小伙伴问他,几分钟的节目,你拍这么多素材用得上吗?他说:“多花点时间多拍些素材,比做片子的时候差素材强多了。”
工作了一整天,小分队疲惫地回到宾馆。直到晚上快要休息,我们突然想起,白天穆黎一接的那些电话——肯定是有什么事。苦苦追问下,他才说出了已经困扰了他三天的事情。
原来,5月27日晚上,71岁的老父亲高血压180多被送进医院。原本病情稳定了,但那天采访时,家里却来电说,父亲又出现了其他病症,需要转科。
“我是独子,我不在,两个老的真不知道怎么办。”穆黎一边说着,一边无意识地不停喝水。“你老婆呢?”“我老婆单位又要上夜班,儿子才三岁,照顾不过来啊”,他说,“都住了三天院了,两个老人在医院里连个洗脸盆都没有,他们说不知道去哪里买,也不知道每天都怎么吃饭。我妈她有点老年痴呆的前兆,记忆力不大好,爸爸总担心她一个人来来回回地会走丢,也不让她跑。”
穆黎一说,两位老人一直很支持他的工作,出来这么多天从没有催过他回家,每次打电话都叫他在外面注意身体,就连生病住院也怕他工作分心,还是父亲的老同事打电话他才知道。
说完这些,大家还没回过神来,穆黎一却转身从包里取出设备给电池充电,准备起第二天的采访来。
作者: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