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瞬息万变的局势中,重要新闻时刻影响着各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我们为您精心盘点今日的国际热点事件,带您快速了解全球范围内的关键动态与趋势。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多国和地区征收“对等关税”,外交部回应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1日签署行政令,对多国和地区征收10%-41%不等的对等关税。8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中方一贯反对滥施关税,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损害各方利益。记者会还涉及美对华网络攻击、制裁巴勒斯坦官员、FBI新西兰设办公室对抗中国等议题,中方均作出明确回应。详情>>
特朗普欲动用“疫情手段”支持美国稀土,“纳瓦罗私下承认,现在对中国没胜算”
特朗普政府计划借鉴疫情期间措施,为美国稀土产品提供最低价格保障,以削弱中国主导地位。白宫官员与稀土企业闭门会议透露,政府将加速全产业链布局,对标"曲速行动"速度,但分析认为此举风险高且效果存疑。目前中国控制全球92%的稀土加工产能,美国70%稀土依赖中国进口。专家指出,实现供应链多元化需10-20年、数万亿美元投入及专业人才储备,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优势地位。详情>>
24岁中国男子刚落地柬埔寨就遭杀害,被人抛尸于郊区公路
24岁中国男子吴永龙7月30日晚11时从香港飞抵柬埔寨金边,仅5小时后即遭杀害。31日凌晨4时,其尸体在金边郊区公路被发现,背部覆盖泥土且衣物撕裂,全身多处瘀伤,鼻腔等部位出血,法医判定为严重头部撞击致死。监控显示凌晨2时36分有车辆拖拽尸体后逃逸。警方已成立专案组追查嫌疑人,死者随身物品显示其刚入境柬埔寨。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详情>>
尹锡悦拒捕现场曝光:门口僵持140分钟,说服其自愿离开失败 知情人称“难以动武”
韩国特检组8月1日对前总统尹锡悦执行拘捕令失败,双方在首尔拘留所对峙140分钟。尹锡悦以"失明风险增加"为由拒绝配合,但特检组和拘留所认定其健康状况无碍。这是特检组继内乱嫌疑调查后第二次强制执行失败。知情人士透露,除非存在暴力威胁,否则难以对在押人员使用强制手段。尹锡悦夫妇涉嫌在大选期间通过政治掮客获取民调数据并干预党内公推,违反《公职选举法》。法院签发的拘捕令将于8月7日到期。详情>>
总台现场直击丨泰柬边境停火现状如何?记者亲赴实地探访
总台记者实地探访泰柬边境停火现状:8月1日,记者随外交官代表团考察泰国乌汶府军营,了解最新局势,并将前往四色菊府冲突影响区。此前两国因边境冲突互相指责,经马来西亚斡旋于28日达成无条件停火协议,军区指挥官29日举行会谈落实协议。双方计划8月4日在马来西亚召开边境联合委员会会议,持续推动局势缓和。(135字)详情>>
美宣布对台20%关税后,赖清德脸书被愤怒网民灌爆:送了什么筹码?
美国宣布对台征收20%关税后,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脸书称该税率为"暂时性",引发岛内民众强烈不满。网民涌入其贴文质问当局"出卖台湾什么筹码",痛批"史上最无能",并质疑台积电等核心利益是否被交易。资深媒体人赵少康指出,叠加汇率等因素实际影响达32%,更担忧台美秘密协议内容。舆论普遍认为赖清德当局谈判失利且缺乏透明度。详情>>
“巴拉圭不应再做乞丐国家”,中方回应
巴拉圭代理众议长梅萨近日公开表示,巴拉圭不应继续与台湾地区合作,而应基于国家利益发展对华关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中方注意到相关报道,认为这反映了巴拉圭多数民众的意愿。中方希望巴拉圭政府倾听民意,做出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正确选择,并欢迎巴拉圭朋友来华参访,了解真实的中国。详情>>
特朗普“神助攻”,卢拉支持率上升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巴西加征关税至50%,施压巴西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引发巴西强烈反弹。巴西总统卢拉强硬回应,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升至50.2%,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分析指出,特朗普的政治施压反而强化了巴西民众对卢拉政府的支持。尽管美国豁免了部分关键商品,但巴西强调将捍卫司法独立和国家主权,同时保持与美谈判意愿。经济学家认为,巴西对美依赖度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难以奏效。详情>>
他俩打起口水战,特朗普警告“谨言慎行”,梅德韦杰夫回怼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28日缩短对俄最后通牒期限至10-12天,威胁加征关税,并批评俄印贸易。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强硬回击,警告特朗普勿玩"最后通牒游戏",暗示可能触发俄核反击系统"死亡之手"。双方在社交媒体激烈交锋,特朗普称俄美几无贸易往来,要求梅德韦杰夫"谨言慎行";梅德韦杰夫则讽刺特朗普反应过度,强调俄将坚持自身道路。俄方表示已对制裁"免疫",美共和党议员格雷厄姆加入对俄施压,遭梅德韦杰夫回怼。详情>>
三藤校与白宫和解,“硬刚”的哈佛还在谈,特朗普政府被指合法勒索
美国三所藤校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和解协议恢复联邦拨款,哈佛仍在谈判中。布朗大学以取消部分DEI项目换取5000万美元赠款协议,哥大支付2.2亿美元罚款。特朗普政府以反犹、种族歧视等为由调查超60所高校,冻结逾20亿美元资金。批评者指此举为"合法勒索",和解资金或流向特朗普总统图书馆基金。哈佛虽态度软化愿支付5亿美元,但仍坚持学术独立立场。详情>>
美国国际贸易协议的“明枪”与“暗箭”
美国近期与多国签署的贸易协议暗藏不平等条款:一方面通过"豁免关税"包装施压,迫使各国接受更高税率和供应链限制,削弱其工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强制要求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冲击当地农业市场。协议还包含政治捆绑条款,如要求欧盟巨额投资并购买美国能源,被批损害能源主权。这些协议以"胜利者叙事"掩盖了对他国发展权益、市场开放和政治自主的多重压制,实质是新经济殖民主义。详情>>
一份让世界震惊的名单,被美媒公布!
《华盛顿邮报》7月30日公布了一份震撼世界的名单,详细记录了自2023年10月以来加沙地区遇害的18500名儿童姓名,其中900多名未满周岁。名单基于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卫生部提供的6万死亡者数据制作,揭示了巴以冲突造成的严重人道危机。报道以触动人心的方式呈现名单,包括年龄分布统计和"每小时超1名儿童遇害"的骇人数据。尽管亲以色列人士质疑名单真实性,但《柳叶刀》研究指出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被低估。联合国官员形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悲剧如同"每天屠杀一教室孩子"。详情>>
与特朗普“决裂”后 马斯克再向共和党阵营捐款千万美元
埃隆·马斯克在与特朗普决裂后,仍向共和党阵营提供巨额资金支持。6月27日,他向共和党两大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各捐款500万美元,成为2025年上半年最大个人捐助者。此外,他还向自己创立的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投入超4500万美元。尽管曾与特朗普关系紧张并提及筹建第三党,马斯克在中期选举前仍选择大力支持共和党。详情>>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159人因饥饿和营养不良死亡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报告显示,本轮巴以冲突持续近10个月以来,当地因饥饿和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升至159人,其中儿童占90名。仅31日单日就有2人因此丧生。这一数据凸显了冲突对平民、特别是儿童造成的严重人道主义危机。(135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