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一刀切不掉助贷“24%+”的麻烦
2025-08-06 14:52

撰文|周公子

编辑|周大富

近期,助贷“新规”落地迈入倒计时。

行业最大的焦虑,莫过于年化利率超过24%的业务整改会不会遭遇“一刀切”。

与此同时,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开展年化超24%(下简称“24%+”)的业务,讨论喧嚣尘上。

先不下结论。

如果直接问会不会被“一刀切”难有答案,不妨试试反过来想,如果“一刀切”真的到来,助贷行业和信贷消费者可能都会经历什么?

想明白了,或许就有答案了。

从体量上来看,整个助贷行业的规模都不大,24%+业务体量就更小了。尤其是在2020年《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后,头部助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在多轮窗口指导下,都已在持续压降24%+的业务占比。

根据中银协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末,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分别为1.38万亿和1.35万亿。

而就头部助贷平台来看,在贷规模超千亿的不足10家,算上超500亿的也就12家左右。如果说,助贷行业也是万亿级市场,相当一部分还与消费金融公司有合作,规模统计或存在重叠交叉。

因此,对比信用卡约22.90万亿的市场规模,助贷及消金公司的规模确实不大。即便是两个细分领域合并粗略计算,行业规模可能也仅2万多亿(仅约为信用卡的十分之一),且头部集中效应明显,而24%+业务主要集中在腰尾部平台。

显而易见,24%+业务即使被“一刀切”,放在整个消费信贷行业中看,规模和占比都是影响较小的。

但一个不可置否的现实是,信贷业务是分层的。

24%+业务本属次级客群,如果都能从银行轻易获得信贷服务,助贷行业可能在当初就已没有诞生的土壤。

虽说这部分客群的需求是信贷,而非24%+的信贷,但如果平台要商业可持续服务这部分客群,就不得不考虑用较高利率覆盖高风险。

那么,如果24%+的业务骤然被“一刀切”,这部分需求将涌向何方?

众所周知,监管新规划定利率红线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但若“24%+”业务骤然被“一刀切”掐断,这部分借款需求却不会忽然消失,势必有部分或将“暗涌”至民间借贷等渠道,借款人的权益可能更难得到保障。

上述已提及,从商业可持续的经营情况看,“24%+”是信贷业务中的次级客群,年化低于“24%+”对于平台经营而言,这部分客群的收益难以覆盖风险。

若综合成本上限“一刀切”锁定在24%,要维持盈亏平衡,平台需要将坏账率控制在8%以下。但现实是,部分高风险客群的坏账率早已高于15%(不同平台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要么提高准入门槛筛掉这部分客群,要么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收费——这就是困境的症结所在。

因此,如果真“一刀切”,这部分客群很可能会被业务相对规范的头部平台们放弃,而当这部分需求“涌向”透明度更低的民间借贷,会发生什么?

显而易见,曾经民间借贷的诸多乱象,可能都会发生。

比如,超高利率、暴力催收。

而这些,都是借贷行业一直致力解决的乱象,又可能回到了原点。这,不仅不利于信贷行业的有序发展,更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不利于社会的长足稳定发展。

与上述信贷需求转移“暗涌”既相互关联又更为困扰的问题,是警惕“逃废债”愈演愈烈。

昔日P2P业务清退的“后遗症”仍历历在目:逃废债群体组织化、反催收产业链壮大,甚至衍生出专门教唆借款人赖账的灰色行业。

如果“24%+”业务真要“一刀切”,原本已经让行业身心俱疲的“逃废债”黑灰产大概率会愈演愈烈。

要知道,当前助贷用户中多头借贷比例较高,面临“借新还旧”的客群不在少数,一旦“24%+”业务“一刀切”,这部分借款人的需求若不能被其他渠道(比如民间借贷)及时承接,原本脆弱的现金流会不会断裂,因而更容易向“逃废债”的队伍靠拢?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心存侥幸的老赖,在操作“逃废债”时可不会管你是什么机构主体,无论是助贷,还是银行、消金公司,在他们眼里都一样。

近几年来,“逃废债”影响的已远不仅仅是助贷平台,同样也影响着银行、消费金融等资金方的贷后管理和风控指标,是关乎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因此,“一刀切”后续可能面临的“逃废债”愈演愈烈隐患,或许比信贷需求“暗涌”向更不透明的市场还教人头痛。

再结合24%+业务实际规模占比较小来看,或许该审慎衡量,“一刀切”24%+业务带来的积极影响,能否真的利大于弊。

当然,这也绝非是对24%+业务放任不管的理由。只是,比起“一刀切”,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如果暂时没有,是否有合理的过渡期限“边走边看”?

对行业而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也该在持续的整治中寻找新的平衡——既要商业可持续,又要更普惠更透明。

对监管而言,既不能放任市场变相加息,还有需避免“一刀切”可能引发的动荡和隐患。

因此,比起“一刀”切掉24%业务,如何监督行业寻找商业可持续、风险又可控的新平衡,才是更利于长足稳健发展的关键。

说到底,值得争论的不是简单划一条红线,而是兼顾金融健康、商业可持续与社会公平的可能三角。

最新文章
商务部回应“长和集团出售港口”:将依法进行审查监管,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7月31日,商务部在北京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回答媒体记者关于“长和集团出售港口”的问题时说到,中国政府将依法进行审查监管,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CommScope涨逾77%
21:40 伯克希尔哈撒韦跌超3%,至2月3日以来的最低水平。21:30 美股开盘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道指涨0.39%,纳指涨0.99%,标普500指数涨0.61%。CommScope涨逾77%;涨超2%,此前公司批准向马斯克授予9600万股股票奖
原创泰山队传闻纷扰,球迷热议不休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泰山队的近况!说起来挺奇怪的,似乎存在着一种氛围,即使没有新闻也需要球迷们创造一些噱头来。这支球队就像一个好动的调皮鬼,如果一个月没有什么动静,简直难以想象!面对消息荒,总会有人主动“制造”新闻,仿佛担心大
电影圈,还撑得住吗?
作者 | 乔悦 孙月(实习生)编辑 | 江江新媒体编辑 | 宝珠视觉 | 诺言这个暑期,《酱园弄·悬案》《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你行!你上!》《戏台》轮番登场,宣发铺天盖地,电影院依然灯火通明。一些热门场次座无虚席,排片表也
分级悬停功能延长使用寿命 OPPO公布折叠手机新专利
  OPPO近期公布了一项名为“扭力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的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9616991A。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该专利涉及可弯折结构技术领域,旨在通过创新设计提升折叠设备的使用体验和耐用性。  专利中的扭力组件包括主动件、
北京号最精彩|必逛!京城暑期这些缤纷大展等您来
▶ 必逛!北京暑期精彩大展来了!闷热的三伏天,看展无疑是清凉好选择。当前,众多精彩展览在京接连亮相,一起去看看吧~详情▶ 京西有惊喜,一起过暑期|石景山这条研学游路线,藏着太多期待!石景山精心设计“古道匠心”研学游路线,邀您
AI时代怕失业?985海归教授李泽用“反卷秘籍” 戳破生存焦虑
撰文|曾宪勇出品|勇砺商业评论 阿桶观察“很多学了土木专业的孩子就是因为当年听了某位教育行业大V的话,现在还被挡在就业的围城之外。”坐在面前的李泽教授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嘴里的话却带着锋芒。他有着多个身份和多种头衔,知名学者、
“新美联储通讯社”:非农就业降温为9月降息打开大门,尽管通胀仍令人担忧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知名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撰文称,7月的非农就业报告可能让美联储官员们产生似曾相识之感: 去年,美联储官员在7月的政策会议上决定不降息,但两天后的就业报告却显示,劳动力市场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强劲。最
大连到西安钟楼六日游 | 感受千年古都魅力,畅游兵马俑,品尝地道美食,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大连到西安钟楼六日游 | 感受千年古都魅力,畅游兵马俑,品尝地道美食,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你是不是也经常觉得生活太累了?每天上班、下班、刷手机、睡觉,周而复始,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我这辈子是不是只能在城市
遛狗未牵绳引冲突,冲动伤人被判九个月
近年来,养宠热潮兴起,宠物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然而,饲养者在享受宠物陪伴的欢愉之际,也应遵守文明规范,避免可能引发民事纠纷乃至造成严重的刑事法律后果。近日,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遛狗未牵绳升级造成的故意伤害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