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丨抗阻训练丨科学运动
2025年8月8日是
第17个全民健身日。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
“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
全民健身日是中国为了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而设立的一个特别纪念日。
提醒您:
动起来!
让运动成为习惯,
让健康永驻身心。
1、 运动可以减肥吗?
答案是肯定的,且已有很多科学研究都证明了运动确实能帮助减肥。
不管是进行耐力训练、力量训练还是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都能显著减轻体重。
通常,进行这些运动持续4至12周,平均减重范围为1.5 kg至3.5 kg。
其中,耐力训练和HIIT还可显著降低体脂,减少量约为1.3 kg到2.6 kg。
减重效果会因人而异,并受到具体运动强度、频率、时长等因素的影响。
在总能量消耗一致的情况下,有氧训练和HIIT对超重或肥胖成年人来说,减重和减脂效果相似。
此外还需注意,虽然饮食对整体体重减轻的影响更大,但运动在降低内脏脂肪方面效果更好。
我们会发现,运动员通常不会很胖,但当他们退役后,由于不再进行大量运动,往往会容易发胖。这说明,运动员并不是天生就瘦,长期高强度的训练帮助他们保持了体形。如果退役后饮食没有调整,体重就会增加。
因此,终身保持运动习惯是维持健康体重的一个重要方式。
2、 运动的作用不仅仅是体重管理
运动改善代谢和肌肉健康
运动不仅能帮助减肥,更重要的是它对代谢健康的影响。
其实,运动减肥的效果可能没有控制饮食那么立竿见影,但它对身体健康的其他好处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来说,运动的意义绝对不仅仅在于减重,更多的是它能改善我们的代谢和肌肉健康,这些比体重本身更为重要。
运动预防慢病
运动是良医。大量研究表明,运动是预防至少35种慢性疾病的关键。运动在预防和治疗这些慢性疾病方面的效果,和药物一样有效,甚至可能效果更好。
目前,缺乏运动已被认为是许多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肌肉不仅是帮助我们运动的器官,它还是一种内分泌器官,也就是说,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分泌一些有益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有益处。
运动的益处是全身心的。我们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活方式,无论你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运动对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运动类型,我们建议大家特别关注两种运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
3、有氧运动的主要益处有哪些?
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那些能提高你心跳和呼吸的运动。
有氧运动种类形式多样,包括快走、慢跑、水中运动、划船、骑车、跳舞、太极拳、八段锦等中等强度活动。
建议每周进行5~7天的运动,每次持续或累计30分钟,并逐渐增加到每天60分钟,保证每周的运动总时间不少于250~300分钟,同时运动间隔不宜超过2天。
如果是超重或身体灵活性差的儿童青少年,他们可能无法每天做到60分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开始,逐步增加频率和时长,直到达到目标。
有氧运动增强心肺耐力
进行有氧运动的益处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增强心肺耐力方面。
心肺耐力被称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研究表明,心肺耐力每提高一个单位,死亡率就能减少15%。
心肺耐力通常用代谢当量来评估,其单位是梅脱,表示的是你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相比的倍数。
例如,中等强度范围是3-6梅脱,说明你在运动时的氧气消耗是安静时候的3-6倍。如果你上三层楼就会感到气喘吁吁,那就说明你的心肺耐力可能需要提升了。
心肺耐力领域的著名学者曾说过“Fat but fit”(胖但健康),意思是,即使一个人肥胖,只要他的心肺耐力好,他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比那些心肺耐力差的人要低。
但是,如果超重肥胖的人不运动,心肺耐力差,那么他们的风险则会很高。所以,无论体重如何,都应该保持运动,即使是胖子,也应做一个健康的胖子。
运动不足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缺乏身体活动,身体活动不足可以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不进行任何中等至高强度的运动;另一种是身体活动水平太低,不足以带来健康效益。
比如很多人觉得自己非常活跃,每天都在散步,但其实散步的运动强度可能非常低,同样可能属于身体活动不足,无法获得健康效益。
4、抗阻运动的主要益处有哪些?
什么是抗阻训练
抗阻训练包括使用自由重量(如哑铃)、自身重量(如俯卧撑、深蹲)、固定器械和阻力带等运动。
肌肉发达、力量大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更低,这也意味着抗阻训练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抗阻训练与健康
抗阻训练可以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7%,死亡风险降低15%。更强的肌肉力量与更低的心脏病风险、全因死亡率、脑血管意外事件、身体功能障碍等更低的发生率相关。
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一样有效,尤其在改善超重或肥胖人群的血脂方面,抗阻训练的效果尤为显著。
如何进行抗阻训练
对于健康成年人,建议每周进行2次抗阻训练,每次锻炼应涉及到主要肌肉群。每项动作做2~4组,每组重复8~12次,直到感觉肌肉疲劳。通过这样的训练,可帮助改善肌肉力量和心血管健康。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或某些患病人群),建议使用较轻的重量和较高的重复次数,以降低风险并获取健康益处。
5、如何通过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运动方案
HRmax(最大心率)
目前常用、便捷的HRmax(最大心率)估算方法是使用Gelish公式,其计算方法为HRmax=207-0.7×年龄。
例如,一位51岁的运动爱好者,使用Gelish公式计算得出的最大心率为:HRmax=207-0.7×51=171次。
根据这个最大心率,进行中等强度运动(64%~76%)时的目标心率范围为:171×64%~171×76%=110~130次。
1RM(最大重复次数)
1RM(最大重复次数)指一个人在某个动作中,仅能标准完成一次的最大重量,在训练中可以此为基础来调整运动强度。
例如,若你能以50 kg仅能完成一次标准的深蹲,那么50 kg就是你深蹲的1RM。
那么60%~70% 1RM就是30~35 kg。
在深蹲时,你可以选择这个重量进行每组8-12次的练习。
6、科学运动小Tips:
成年人群
推荐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75~150分钟的较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者两种强度身体活动的等效组合。
同时每周进行2次抗阻训练。
减重减脂人群
减重减脂人群,建议优先进行至少达到中等强度的150~200分钟有氧运动。
减肥后的体重维持阶段,建议进行更多的有氧运动,每周20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在减肥过程中,为了保持肌肉质量,建议进行以抗阻训练为基础的运动计划,强度中等到较高。
碎片化运动
尽量减少久坐,鼓励碎片化运动,比如在长时间工作或看电视时站起来活动几分钟。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从中等强度开始,随着运动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以获得更多健康益处。/健康科普
来源:中国好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