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暑期托管服务内容,提升课程品质,暑假期间,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团委积极整合高校资源,联合南京师范大学“薪火队”组建志愿者团队,共同策划推出了系列文化传承特色课程。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非遗引路人”,在果园社区暑托服务点,带领孩子们深入体验传统文化技艺,让古老文化在夏日课堂焕发新生。
活动现场
在剪纸创意体验课堂中,志愿者们引领孩子们走进苏州剪纸的艺术世界,感受其“细腻胜绣、玲珑透影”的独特魅力。孩子们亲手尝试,让精巧的亭台楼阁跃然纸上,使这项古老技艺变得生动可触,在活泼的互动实践中深刻体会了非遗手工艺的魅力。
美食文化手工课堂则聚焦“苏味”。志愿者通过介绍糖粥、生煎馒头、定胜糕等苏州特色美食,引导他们理解食物背后的自然智慧与劳动价值。在手工环节,孩子们用粘土巧妙地捏制出各种传统美食造型,并将其转化为可爱的日常配饰,让浓浓的“苏味”从舌尖延伸至生活点滴,真切感受到传统就在身边。
园林文化课堂创新采用了“双师”模式。在AI向导“阿苏”和两位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深入探索苏州园林的奥秘,学习了“叠山为骨、理水为血、花木为息、建筑为魂”的造园精髓,认识了拙政园、留园等名园,并对比了皇家园林与苏州园林的差异。随后,孩子们将感悟付诸笔端,在素白的扇面上用水墨点染和勾勒,描绘出心中的江南园林景致,通过扇面、水墨与园林元素的融合,深刻体悟了苏州独特的建筑美学。
电影文化探索课堂带领孩子们回溯苏州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发掘日常生活中蕴含的传统元素,并启发他们大胆想象未来苏州的电影场景。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无限想象力,更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探索光影艺术的兴趣种子。
活动现场
运河文化探秘课堂借助AI数字人技术,为孩子们生动讲述了大运河的悠远历史。孩子们学习了与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和经典诗词,直观感受了运河发展过程中人文地理的沧桑变迁。
在这个暑期,孩子们与大学生志愿者携手同行,以童心为舟,创意为桨,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徜徉。通过一系列创意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共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化传承成长画卷。(徐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