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广州正多向发力,成效显著。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答复市人大代表谢高辉的复函中获悉,人工智能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五个关键产业之一。当前,广州正广泛征集各领域可开放的应用场景、可推广的典型示范、创新发展的智能终端。第一批拟开放的国资场景中收集16家市属国企的60个可开放的应用场景,涵盖交通、制造、城市治理、能源环保、旅游休闲、网络安全、数据治理等方面。
图灵新智算(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算力工厂
公共算力中心已服务超230家企业
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谢高辉提出了《关于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人工智能应用高地的建议》。市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政务和数据局认真研究办理。
复函介绍,广州在2020年、2021年获批国家新一代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立了以基础软硬件为支撑、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产业应用为引导的人工智能完整产业链,有较好产业基础。
产业政策体系方面,市发展改革委正牵头制定《广州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围绕基础要素、技术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系统部署形成重点任务安排和工作方案。
算力协调机制方面,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目前已建成300P的国产算力资源,累计服务超230家企业。2023年起建设广州市智算运行服务平台,集约广州社会面多种架构智算资源池,已整合21家智算中心,总算力超过5000P,构造了1个调度核心、N种交付形态,全栈式AI创新服务。
应用场景生态方面,市人工智能产业办于近期面向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广泛征集各领域可开放的应用场景、可推广的典型示范、创新发展的智能终端。第一批拟开放的国资场景中收集到16家市属国企的60个可开放的应用场景,涵盖交通、制造、城市治理、能源环保、旅游休闲、网络安全、数据治理等方面。同时,正在对应急、教育、住建等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进行征集梳理,并积极对接各区人工智能主管单位、高校、科研院校以及企业,为下一步做好场景发布、供需对接、示范推广等提供支撑。
发放“算力券”支持开展大模型训练
下一步,广州将重点抓好提升算力效率、打造更多的行业应用场景等工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策引领保障,加快出台《广州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完成人工智能立法工作,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推动统筹算力资源,规范“城市数据中心+园区算力中心”阶梯式发展规划,优化算力项目建设标准。支持以市场为主导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放“算力券”,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开展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降低人工智能企业的算力使用成本。
完善技术创新生态,支持各创新主体聚焦基础理论、算力、数据、算法、应用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攻关,进一步推动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打通人工智能人才产学研用链条,聚焦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特点,探索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人工智能人才评价体系。
支持大模型发展,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由市人工智能产业办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滚动发布AI+行业应用场景开放目录,并促进AI+行业应用供需对接,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围绕供需精准匹配与成果高效转化,举办AI+行业应用供需对接、产学研技术合作对接、产融对接等供需对接活动,进行典型案例和智能终端产品分批次宣传推广,扩大优质成果的行业影响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