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今天,“辽源发布”民生监督专栏【12345精选】第三期与大家见面了!
该专栏主要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这一民生“晴雨表”,从众多诉求中筛选群众反映集中的典型案例,将散落的民生诉求系统化梳理,把共性的民生难题精准化破解,这些从热线中走来的真实故事,将成为专栏聚焦的核心。
无论是道路破损、环境脏乱,还是办事难题、服务短板,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关注的“大事”。我们将以敏锐的视角聚焦民生热点,以务实的态度跟进问题整改,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传递监督力量。
让我们携手同行,倾听民声,让幸福感在做好民生实事中提档升级!
近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市民投诉,反映小区、楼道、广场等处,遛狗不拴绳的“撒手没”现象频发,犬只粪便成为公共区域“隐患”,犬吠扰民问题突出,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
遛狗不牵绳、乱排泄,搅扰公共安宁与城市整洁
辽源市公安机关在接到“12345”热线工单后,第一时间指派辖区民警针对投诉集中的小区、楼道、广场等区域,开展常态化巡逻,重点时段(如早晚遛狗高峰)加大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并制止遛狗不拴绳、犬只随地排泄等行为。对违规遛狗的市民,当场进行批评教育,告知《辽源市养犬管理条例》中关于拴绳遛狗、及时清理粪便的规定,引导其规范自身行为。

辽源市公安犬只留检所
《辽源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针对解决城市“犬患”,作为牵头部门,辽源市公安局明确部门职责,构建分工协作机制,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打击遛犬不牵绳、扰民、饲养禁养犬等行为。属地公安机关结合辖区特点,强化常态管理和集中整治,累计扣押没收违法饲养犬只320余只,教育处罚1200余人次,违法养犬行为减少,市民遛狗大多能做到牵绳和不进入禁入场所。


辽源市公安局设立33处犬只禁入标志
此外,辽源市公安局创新开展犬只领养活动,通过支付宝平台领养27只。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确定禁养犬名录,利用小程序和政务大厅办理登记,累计登记犬只8634只,年审15807次。同时,通过宣传单、专题节目、新媒体及公益短信等加强宣传,设立33处犬只禁入标志,建立养犬人交流群,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养犬意识。
阿布有话
不文明养犬不仅破坏环境、威胁公共安全,更影响社会和谐。解决城市“犬患”,需法律支撑与多方协作。2019年11月1日,辽源市出台《辽源市养犬管理条例》,明确禁养犬范围,犬只免疫、登记,养犬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犬只留检和处理等内容,为“犬患”治理提供法治依据。同时,市公安局将《条例》落实作为重点工作,2024年把“加强养犬管理,提升养犬人文明意识”纳入全市公安机关87项重点任务,推动形成“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的社会共识。
文明养犬,需要法律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更需人人践行。倡议广大市民:遵守《辽源市养犬管理条例》,依法登记,不养禁养犬;定期免疫,做好防疫;遛犬拴绳、戴嘴套,避让行人,不进禁入场所,不踏绿地;及时清理犬只粪便。共护环境整洁与邻里安宁,让人与犬和谐共处,彰显城市文明。
(全媒体记者 于芯 孙嘉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