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楼内,工人们正忙碌着搬运物料、焊接管材……近日,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产业园内的河北省生物制造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进入40吨级发酵至分离一体化平台的最后搭建阶段。
筑巢引得金凤栖。自2023年“7+6”政策实施以来,北戴河新区与京津冀地区共签订投资协议项目47个,总投资额达123.35亿元。如今,这些品质优、效益好的项目已经在秦皇岛落地生根。
秦皇岛市民凭借社保卡“一卡通”,刷遍京津冀地铁、公交、景区,“嘀”声响起,幸福一“触”即发。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25332532.jpg" alt=""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记者 柳宏泽 摄
从科技成果转化到项目建设,从立体交通到智慧民生……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方方面面的改变与提升,让秦皇岛人的生活圈子更大了,幸福指数更高了。
产业协同——培植沃土结硕果
银亮的巨型发酵罐形成钢铁矩阵,精密仪器指示灯不停闪烁,产品流水线平稳运转……总投资5.5亿元的微元合成生物制造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
2023年,政策的东风徐徐吹来,北戴河新区乘势而上,以“两园一港”为孵化器,用足用好示范区“7+6”政策,促使一批集科学研究、中试放大、产业化于一体的项目落地转化,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怀揣着对故乡的浓浓深情,两年前,42岁的天津岐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明月,将旗下子公司丹彤医药的中试、生产项目放到了北戴河新区医疗器械产业港。
“当时,招商局的主管领导找到我,跟我讲了新区的‘7+6’政策,并建议我回家乡发展。”焦明月说,“回家乡、为家乡贡献力量,也是我心之所向,再加上这样的利好政策,没多想,我就答应了。”
透过玻璃展示瓶可见明黄色的细小碎粒,在丹彤公司,焦明月拿着人工牛黄展品介绍:“我们已经和国药集团、太极药业、苏州雷允上、山西广誉远等企业签约,我们生产的人工牛黄原料,将被这些企业用于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药品制作。”
目前,丹彤(秦皇岛)公司已完成产品中试和药学研究,产业之船蓄势待发。
河北省生物制造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进入发酵平台最后搭建阶段……该平台依托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团队,围绕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板块,开发了氨基葡萄糖、脂肪酶、燃料乙醇、增塑剂等产品,实现从克级到吨级的全流程设计和批量生产验证,有效推动北京研发成果在秦皇岛的落地转化。
今年,中信集团北京中信创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三级子公司)成功迁入北戴河新区;中绿电、中国大唐、国机集团等央企正在陆续对接,为产业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依托‘两园一港’,我们聚焦生命健康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加速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投产。”北戴河新区招商和投资促进局局长牛东伟表示。
交通协同——阡陌经纬变通途
明媚7月,机器轰鸣声划开燕山余脉的晨曦,推土机和铲运机轮番上阵,进行路基修筑、基坑开挖、平整场地等作业……京哈高速河北段九门口复线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预计年底工程主体贯通。”九门口复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贺钊说。
与此同时,秦沈高速北戴河新区至京秦高速段施工设计图已取得省交通运输厅批复——两条交通“大动脉”即将破土而出。
在秦皇岛,一张以港口为龙头,高铁、高速、机场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已然成形。
立体交通奏强音,港城动脉正跃动。全市685.35公里铁路营运里程,串联起津秦高铁、京哈线等5条国铁干线,将我市纳入京津冀2小时交通圈。
清晨,从秦皇岛乘坐高铁到北京,参观故宫博物院、打卡老北京胡同、泛舟于北海公园,市民魏辉带着孩子度过愉快的一天后,乘车回秦。“现在的交通真的很方便,我和孩子既实现了游玩计划,又能在当天返回舒适的家中,感觉很开心很幸福。”她说。
在北戴河机场,一架架客机在渤海湾的晴朗天空中起降。我市通航石家庄、上海、广州、成都等8座城市的6条航线,编织出“五大航空旅游通道”。
“今年,我们增加了丽江-长沙-秦皇岛的航线,还要适时增加航线。”市交通运输局铁路民航科科长毛绍琢介绍,今年我市航空发挥旅游资源长处,推出“航空+旅游”模式,用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广袤乡野,“四好农村路”画卷徐徐铺展。
省级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延伸开来,北戴河区、昌黎县摘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桂冠,抚宁区获评省级示范县。7485公里农村公路蜿蜒如网,实现了乡乡通三级路、村村通硬化路,客车与物流覆盖率均达100%。
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全面提升,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行率100%。一条条农村路,变身为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看着本村村民载着油桃开车驶上县县通公路,卢龙县蛤泊镇高柳河村党支部书记周杰感慨地说:“现在开车太方便了,村村通和县县通的交互相通,既方便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又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数据协同——“智”行千里惠万家
“去外地看病,一样好使,特别方便。”今年2月,去北京协和医院就医的我市市民王平,对社保卡“一卡通”的使用赞不绝口。
全市315万张社保卡,在政务服务、人社业务、就医购药、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交通出行以及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七大领域书写民生温情。
这张小卡片的力量源于政策赋能。去年,《河北省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定》正式施行,实现让智慧民生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的目标。
在北戴河鸽子窝景区入口处,市民冯涵出示社保卡“一卡通”后,随即通过检票口。“以前要掏身份证、买门票,现在一张社保卡全搞定!”她扬了扬手中的卡片,笑着说。
在政务服务中心,读卡器取代了纸质取号单,市县两级窗口实现“刷卡即办”;图书馆书架间,自助借阅机完成升级,市民持卡轻扫即享书香;在全国跨省异地就医,通过电子社保卡与电子健康卡互认,挂号、支付、实体社保卡医保结算,尽在指尖轻点……
第三代社保卡以“非接触式”的读卡方式全新亮相。“第三代社保卡完成了芯片的升级,而且可同步签发电子社保卡。”市人社局信息中心张志平介绍,在电子社保卡界面,市民可进行查询、缴费、预约景点等操作。
以“一卡集成、全域通办”的核心理念,这把浸润着民生温度的“金钥匙”,正以科技之力改变着港城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之而来的,是秦皇岛人生活圈子的变大和幸福指数的提升。
来源:秦皇岛日报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25332232.jpg" a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