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了第七批新职业,包括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17个新职业,智慧仓运维员、旅拍定制师等42个新工种,并调整变更了9个职业(工种)信息。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加强新职业培训和评价工作,引导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与社会发展同步。
新职业的发布展现了社会活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为新职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与条件。从这个角度而言,新职业是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019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累计发布了110个新职业。发布这些新职业,不仅能够清晰定义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岗位及技能要求,为技术应用落地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明确的技能人才需求,还有利于激活创新动能、塑造发展优势。新职业的发布,也有利于识别市场急需的新岗位,引导政府、学校、社会机构及时调整方向,推进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需求衔接,有效提升劳动力供需匹配效率。对此,各地各部门要紧扣经济发展脉搏,及时跟踪和发布各类新职业。因为新职业必须要满足一些基础条件,不能与已有职业高度相似,不能是临时性、公益性等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的非职业性活动,要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要求。
新职业的发布拓展了就业空间。每一个新职业的诞生,都意味着一种无限可能,必将为职场注入新活力。因为新职业和新工种让劳动者有了更广阔、更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且一些领域人才缺口依然较大。从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与睡眠健康管理师,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大批新职业产生,不仅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发展权益、促进技能增收,更有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进步。此次发布的新职业和新工种,集中反映了新质生产力创造的就业新赛道,见证了高品质生活催生的就业新空间。对此,各地各部门要把握机会,强化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新职业和新工种中来。尤其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新职业和新工种的发布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新职业的发布激发了创新动力。从更深远层面看,新职业和新工种的发布,更意味着更多的创新动力。因为新职业和新工种具有鲜明的新特点。从新技术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新工种。从新业态看,新业态的发展正在深刻重塑就业市场,催生出一批兼具技术含量与时代特色的新职业、新工种。随着无人机规模扩大、应用场景拓展,相关岗位需求持续增加。此次发布的新职业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从新消费看,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管理、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新消费催生新职业、新工种。此次发布的室内环境治理员、睡眠健康管理师、旅拍定制师等新职业新工种,就集中于现代服务领域,越来越多从业者在其中挖掘新机遇,寻找就业创业机会。显然,透过新职业和新工种,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创新动力。(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