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营算力中心产教融合基地内,键盘敲击声与热烈的讨论声交织成独特的“数字交响曲”,这是山东胜利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信息学院的学生开展暑期“实训”的场景。他们紧盯屏幕,神情专注,为攻克技术难点,在实践中运用前沿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2280694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这个由山东光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产教融合基地,正实践着一种独特模式——“算力+产教”融合。它将企业真实的产业血脉注入教育体系,构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新生态。
在基地产业实训区,学生正通过全流程认证体系学习大模型应用开发、数字孪生等技术。山东光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超告诉记者:“这里的课堂就是互联网大厂的‘实习岗’,他们的教材和案例,直接取自网易生态的实际项目。”
“学生不仅学习掌握前沿技术,更要‘真刀真枪’上场实战,参与实际交付项目,积累项目经验。”冯超介绍,基地的核心在于“引产入教”,即将企业真实业务、核心技术、交付标准、工作流程与管理体系,全面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实践,毕业后能迅速“上手”,有效缓解东营本地数字技能人才的短缺困境。
成立不到一年的光速数字科技,依托自主研发的产品和业务交付体系,已与十余所中高职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我们已引入网易1000万元的产业项目,学生可在园区直接从事网易游戏美术、游戏开发、数据标注、数字营销等相关业务。”冯超说,基地配备了涵盖游戏开发、人工智能、数字营销、数字孪生等领域的顶尖软硬件设施,并由产业项目经验丰富的产业工程师全程指导,确保学生垮丝掌握前沿技术。同时,基地还为学员提供网易体系的全流程认证服务,帮助他们获取数字技术行业国际领军企业的认证证书,为学子们未来就业增添了极具分量的“筹码”。
“我们利用技术模拟各种应用场景,自己也身处最生动的‘应用场景’中。”一名参与过网易产业项目的学生深有感触。通过在基地全真实战化的“实习”,她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清晰定位——留在东营,自己创业。
“这里不仅是实习基地,更是青年创新创业的孵化‘摇篮’。”产业工程师韩铠阳说,基地已启动“千人千企”计划,即三年内精准扶持1000名大学生创业者。通过“1人1企”成长模型,为每个创业团队量身匹配产业链资源,提供“订单式”创业场景,全力打造东营本土的青年创业标杆。
以人兴产,以产留人,城产共荣。近年来,东营区持续加力未来产业赛道,以东营算力中心为基点,通过链接网易、腾讯、京东等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优质资源,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产业引入东营,以“引产入教”模式,源源不断培育高端数字人才,孵化数字经济产业新业态,让人才与产业在这片“算力热土”上相互滋养,共同跳动,让城市数字化发展脉搏愈发强劲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