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比赛中,酒泉队女子对练项目。
黄河奔涌,见证着青春的力量。甘肃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219支代表队、3600名运动员、教练员、领队,以汗水为墨、以拼搏为笔,在12个竞技项目中书写陇原少年的奋进华章。
赛场上,运动员们身姿矫健,上演着一场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他们的每一次跃动都凝聚着汗水与坚持,每一次呼吸都饱含对胜利的渴望。这场历时13天的体育盛会,不仅见证了全省中学生体育竞技水平的跨越式提升,更以无数动人的瞬间诠释了新时代陇原少年永不言弃、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
竞技成绩新突破 闪耀赛场创纪录
“28.50秒!”
8月1日,兰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内掌声雷动,兰州队选手冯欣淼在女子5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28.50秒的成绩刷新了该项目的赛事纪录,将原纪录32.57秒大幅提升近4秒。这一激动人心的瞬间,成为本届甘肃省中学生运动会上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跨越式提升的生动注脚。
游泳项目比赛首日,选手们便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兰州、平凉、陇南三队选手合力创造14次破纪录的佳绩。“这不仅是个别选手的突破,更折射出全省中学生体育竞技水平的整体跃升。”本次中运会竞赛筹备组张凯智表示。
在这场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学生体育赛事中,3600名运动员、领队及教练奔赴兰州奥体中心、兰州二中雁滩分校、城关区文璟学校、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兰州市体校5大赛点,完成12个大项、116个小项的激烈角逐,用汗水和激情书写着“更高更快更强”的青春答卷。参赛人数创下历届新高的背后,是陇原少年体育素养的全面跃升,更是甘肃校园体育蓬勃发展的鲜活注脚。
竞技水平的提升首先体现在参赛队伍的专业度上。赛场上,不少选手拥有全国性、省级大赛参赛经历:兰州围棋队8名队员全员达到六段水准,历经层层选拔与假期特训的汗水早已融入落子的从容;羽毛球小将罗亦可、蒲炎梓、柴轶等曾多次征战省级赛事,决赛中上演的逆转好戏尽显大赛历练出的心理素质。这些专业选手的加入,不仅提升了赛事观赏性,更带动了整体竞技水平的水涨船高。
技术的精进,让对抗更精彩。篮球项目裁判长曹明坦言:“如今的中学生球员,攻防转换节奏更快,身体对抗更激烈,技术特点鲜明,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也更为成熟。”在男篮决赛中,兰州队与酒泉队上演巅峰对决,双方交替领先至最后一刻,两队行云流水的团队配合与精准的外线投射,展现出媲美专业赛事的技术水准。
羽毛球赛场的进步同样可圈可点。相较于2019年第四届中运会,本届赛事参赛队伍从15支增至16支,运动员人数从170人增至203人,增幅近20%,单项赛中除女双、混双报满30对外,其余项目均满额32人(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心理素质,以及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专业水平,都呈现向好发展的态势。”羽毛球赛事裁判长赵薇表示,校园体育与社会力量的结合,让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迎来专业化发展的黄金期。
武术赛场上,则展现出地域特色与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兰州队稳步领跑的同时,天水队在女子南拳、男子剑术项目中崭露头角,临夏州选手在男子太极剑赛场惊艳亮相,陇南队的对练项目更是凭借默契配合斩获高分,形成多点开花的喜人局面。而首次进入省中运会的网球项目,吸引了全省10支队伍57名选手参赛,黄色小球划出的优美弧线,预示着甘肃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广阔前景。
精神面貌展风采 拼搏团结不言弃
运动会不仅是竞技成绩的比拼,更是体育精神的展现。在赛场上,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团结互助、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道德风尚。
面对比赛,他们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全力以赴,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从不轻言放弃,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奥林匹克精神。
在篮球决赛中,兰州队与酒泉队激烈对决。两队队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倾尽全力。尽管受伤,但酒泉队的队员仍带伤上场,坚持完成比赛,用坚韧和毅力赢得了对手、裁判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网球场上,参赛选手们同样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不畏强手,敢于挑战,即使面对实力悬殊的对手,也毫不退缩,全力以赴;即使汗水早已浸透赛服,阳光下的挥拍却一次比一次坚定。
赛前友好握手,赛后握手致谢,本届中运会上,赛场上的礼仪,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7月26日首个比赛日开始,每一场篮球赛场终场哨响,队员们都会手拉手向现场裁判鞠躬致谢;羽毛球赛场上,双方隔着球网颔首微笑握手,仿佛在说“全力以赴,请赐教”。
赛场不仅是竞技的擂台,更是友谊成长的沃土。在采访中,有这样一段友谊让人感受到了少年们的纯粹与热忱。临夏州男篮的赵昌博和兰州新区队的胡尚明,早在年初的篮球训练营里就结为了好友。尽管此次中运会代表不同城市征战,却早已许下暖心约定:“拼尽全力,无论胜负都要交换球衣。”
上一秒赛场上“厮杀”,下一秒场下切磋的好友。两位羽毛球小将——兰州队的罗亦可和省教育厅直属队的蒲炎梓,既是队友,也是对手。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球技,赛场上,他们认真对待每一次挥拍,赛后,无论胜负,他们都会相视一笑,互相鼓励,共同提高。
在游泳比赛颁奖仪式前的候场区,即将步入大学的兰州队选手晁潇飞望着身旁明年高考的平凉队选手侯棕薷,笑着说:“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同场参加省中运会了,但这份并肩冲刺的记忆,肯定会记很久。”原来,侯棕薷与晁潇飞是2022年省游泳锦标赛上结识的好友。两人相视一笑的瞬间,成了赛场另一道亮眼的风景。
竞技的锋芒与友谊的温度,在此刻交织成青春最动人的乐章。这种在竞技中收获的友谊,在挑战中共同成长的精神,正是体育给予青少年的宝贵财富。
兰州军团竞实力 毅勇前行创佳绩
作为本届省中运会的东道主,主场作战的兰州健儿奋勇拼搏,以“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为目标,深刻诠释“强健少年体魄,绽放青春光彩”的赛事内核,用实际行动展现兰州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成果。
本届省中运会,兰州市共派出265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参加了所有项目的角逐,从前期的选拔、组队、集训、备战到参赛,兰州市代表队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力争佳绩。
在赛场上,兰州市代表队展现了出色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多个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赢得了观众和对手的广泛赞誉。无论是赛场上的激烈对抗,还是场下的友好交流,兰州市代表队的健儿们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体育精神的真谛。
在兰州市代表队的出色表现中,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在篮球比赛中,兰州队凭借团队配合和顽强拼搏,最终险胜酒泉队夺得冠军,展现了团队的力量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实现了“把精彩留在奥体、把冠军留在兰州”的赛前誓言。
“半决赛和决赛时,大家水平相差无几,拼的就是那一两分的韧劲。兰州队也将继续努力,争取下届把冠军都留在兰州。”羽毛球队教练王潇凯的话道出了本届中运会羽毛球赛事的激烈。凭借着这份韧劲,10名羽毛球小将表现尤为突出,共收获男双和混双2枚金牌,男团、女团、男单、男双4枚银牌、男单和女单2枚铜牌,以8枚奖牌的总数位居羽毛球比赛奖牌榜第一。
在刀光剑影与拳风劲舞交织的武术赛场上,兰州队堪称“梦之队”,在全部20块金牌的角逐中,以绝对优势斩获14金,成为本届赛事当之无愧的焦点。
女子棍术比赛中,14岁的杨瑜婕最后登场,她自信满满,每一招都打得刚劲有力、风格突出,最终以8.060分的高分夺冠,比第二名高出1.507分。“每一场比赛,都需全力以赴。”这位从小就觉得“武术很酷”的姑娘,对刀棍项目有着执着的热爱。“武术带给我自信,让我强身健体,更能在赛场展现自我。”
碧波池内,捷报频传。兰州队选手展现出强大实力,首日强势斩获3枚金牌。在女子50米自由泳决赛中,冯欣淼以28.50秒的优异成绩夺冠并打破赛事纪录,队友李籽颖(28.59秒)、梁矾予(29.72秒)紧随其后,分获二、三名。男子50米自由泳决赛中,兰州队于子峰以26.31秒获得银牌。继女子50米自由泳破纪录夺冠后,兰州小将冯欣淼在100米蛙泳项目中再次刷新赛会纪录,以1分20秒48的成绩强势摘金。另一边的跳绳赛场,跳绳健儿们身姿轻盈,动作敏捷,在赛场上穿梭跳跃。他们的每一次挥绳都凝聚着辛勤的训练与不懈的努力。“兰州队伏燕芝,102.3分!”当女子花样组的成绩播报划破赛场,观众席瞬间炸开一片惊呼。作为女子花样组第二个登场、兰州队第一个登场的选手,伏燕芝的绳影如彩蝶翻飞,刚柔并济的动作让全场沸腾。
“特别开心、特别激动,这次是我参加跳绳比赛以来,花样比赛表现最好的一次。”伏燕芝开心地说道,自团队十人八字跳创下历史最佳时,自己就浑身是劲儿,看到队友郝国泽拿下男子花样冠军,房雨轩包揽30秒双摇和1分钟并脚跳金牌后,更是铆足了劲要跟上节奏。正是每一个队员都铆足劲,兰州队在跳绳项目中收获三金一银五铜的好成绩。
网球、排球、乒乓球,田径、围棋、健美操,每一位兰州健儿都在各自的赛场上用汗水浇灌着胜利的果实。肯吃苦、肯拼搏,是兰州健儿们共有的精神特质。正如他们在省中运会出征仪式上所说的——用最饱满的热情投入比赛,不负期望、奋勇拼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