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歙县:渔旅融合 “沉睡资源”变“增收活水”
2025-08-06 15:14

清晨的阳光洒在新安江上,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两岸青山。二十年前播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种子,如今已在浙皖交界处绽放出绚丽的共富之花。在新安江流域,一场渔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正让“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

图片

在安徽歙县,深渡镇绵潭村的九姓捕鱼技艺、北岸镇的瞻淇鱼灯文化、徽城镇南屏村的民宿经济,如同三颗璀璨的珍珠,被新安江这条银线串联,交织出一条独具特色的 “共富产业链”。二十载山水变迁,让我们一起听他们说,如何“点绿成金”?

九姓捕鱼:从“捕鱼为生”到“以渔兴旅”

在歙县深渡镇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游客们不仅能乘坐游船饱览“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绝美江景,还能近距离观赏传承千年的徽州传统捕鱼技艺表演。自渔民退捕上岸,这门捕鱼技艺便从谋生走向表演,为新安江的静态山水注入动态的人文活力。

图片

在暑期这个旅游旺季,每天只要有游船靠岸,由当地退捕渔民组建的九姓捕鱼技艺表演团队,都会在景区指定水域进行原生态的捕鱼技艺展示。

听,随着一声嘹亮的号子划破天空,在深渡镇绵潭村,九姓捕鱼技艺表演正式开始,岸边早已围满观看的游客。这门曾是渔民们赖以为生的技艺,在退捕政策实施后,有了全新的模样——世代与江为伴的渔民们转身成为表演者,渔网撒出时的号子浑厚有力,鸬鹚入水时的水花溅起生活的涟漪,收网时臂膀紧绷的发力透着岁月的沉淀。

图片

图片

退捕渔民方志华就是绵潭村人,今年已73岁,现在仍是九姓捕鱼技艺的一名表演者,主要展示鱼盆捕鱼技艺。鱼盆捕鱼讲究“人盆合一”,这门技艺对捕鱼人掌握平衡能力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方志华从小就生活在新安江边,这门技艺是从他爷爷辈传承下来的,所以,哪怕年至古稀,他依旧在技艺展示的一线。刚退捕时,方志华心中充满了担忧,担心退捕后收入从哪里来。但自10年前加入九姓捕鱼技艺表演队以来,方志华的顾虑渐渐消除了:“以前当渔民的时候,收入很不稳定。自从退捕上岸后,只要有演出,我们这些退捕渔民就有收入,日子比以前强多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把徽州传统的捕鱼文化传承下去。”

图片

黄山市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营销中心策划部经理吴新杰告诉记者,景区的九姓捕鱼表演于2016年正式推出,不仅丰富了景区业态,成为景区的重要亮点,还为当地退捕渔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稳定了退捕渔民的收入。原先的捕鱼技艺从谋生手段蜕变为文化展演,为新安江山水注入了鲜活的人文气息,成为景区以渔兴旅的重要路径,是当地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

图片

当“捕鱼”从生计变为文化展示,渔民们不仅守住了手艺,更让“靠水吃水”有了新内涵:昔日的渔网收起了鱼虾,如今的表演网住了游客,也网住了两岸共富的希望。

瞻淇鱼灯:从“民俗符号”到“文化IP”

暑期正是孩子们走出课堂、探寻文化的好时候。这个夏天,歙县北岸镇瞻淇村,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体验非遗鱼灯的独特魅力。

图片

在鱼化龙鱼灯工坊里,一群研学的学生正围在非遗老师身旁,认真听老师讲解制作鱼灯的步骤,并跟着老师用颜料仔细涂画鱼鳞。工坊里还挂满了不同阶段的鱼灯半成品,从竹骨到成品,一步步展现着鱼灯“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

图片

图片

2024年12月,瞻淇村引入了整村运营团队。线下的研学课堂,成了孩童及青年人触摸非遗的鲜活“窗口”。“今年上半年,我们接待了30个团队,营收有60余万元。为了让游客有更深层次的体验感,白天,我们通过制作工坊,让游客亲自体验鱼灯制作;通过体验展厅,让游客了解鱼灯文化的历史;晚上,我们还组织鱼灯表演活动,游客也可以加入舞鱼表演,通过这种做鱼灯、舞鱼灯的全环节沉浸式体验,让瞻淇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到每一个游客的心中。”瞻淇村整村运营负责人王宁介绍。

图片

(图为郑冬蛟在教外国游客走瞻淇鱼灯舞步。照片由郑冬蛟提供)

瞻淇鱼灯已经传承了800年,曾一度因缺少年轻人传承而中断。2018年,从浙江宁波返乡的郑冬蛟,被选为村里的党总支副书记。同时,作为一名瞻淇鱼灯的县级非遗传承人,2021年,他着手恢复鱼灯表演,通过组建瞻淇鱼灯队、规范鱼灯表演舞步,和大家一起把鱼灯带出大山、走进城市,让瞻淇鱼灯承载的美好寓意得到具象化呈现,瞻淇鱼灯的“名气”愈发大了。尤其2025年春节,瞻淇鱼灯火爆了朋友圈。

图片

“我们的鱼灯一直在创新中发展,不论是鱼灯制作,还是鱼灯表演,都需要年轻一辈的力量。只有年轻人加入,这项非遗传承才更有希望。”郑冬蛟说,目前,瞻淇鱼灯的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有7名。如今,村里在家的村民,年纪大点会做鱼灯的,就加入了鱼灯制作、售卖行列;有的年轻人看中鱼灯旅游带来的市场,回乡建起了农家乐,瞻淇村的旅游承载力正在进一步提升,古老的民俗活动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效益。

图片

据了解,未来,瞻淇村计划打造鱼灯主题情景喜剧,将瞻淇古街改造为沉浸式文化街区。这条“游”了800年的鱼灯,从一项曾经的自娱式民俗活动,一跃成为如今的热门文化IP,它不再是老师傅独守的技艺,而是能养活村子、连接时代的“活文化”,真正让传承有了新路径。

南屏民宿:从“无人老屋”到“‘活’化经济”

说到鱼,绕不开滋养徽州的新安江。江畔的徽城镇南屏村,因坐拥“烟雨新安天然画,南屏晚钟经典歌”的生态禀赋,逐渐成为都市人向往的“诗和远方”,也吸引来了民宿投资人。

图片

2016年,该村的民宿经济开始发展。目前,该村一共有5家民宿,其中2家走高端民宿路线。我们走进了打造高端精品民宿的翰林民宿,听这里的老房子讲述“两山”理念的故事。

图片

这家民宿主理人是黑龙江姑娘蒋美玲,10多年前的一次南屏之旅,让她一眼就迷上了这里的古建筑。2015年开始,她陆续收储了14栋无人居住的老房子,对这些曾因年久失修濒临破败的徽派民居进行抢救性修复,并打造成了民宿。

图片

图片

如今,这些老房子在“修旧如旧”中重焕生机,屋内的雕梁、天井、木窗保留着徽州古建的原真性,推窗便是新安江的碧水穿流而过,青山倒影入怀,成了连接游客与徽州文化的桥梁。游客选择住在这里,既能近距离感受徽州古建筑的格局与细节,也能以此为据点,深入体验新安江的人文与自然,让旅途有了更深的沉浸感。“我们从2023年开始投入运营,现在对外经营的有5栋,剩下的还在陆续建设中。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先把它们保护起来,再进行文旅开发,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老房子的价值。未来,我还想把这里打造成民宿集群,作为一个展示徽州文化的窗口。”蒋美玲介绍。

图片

发展民宿,年均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5个,并带动当地茶叶、枇杷等农产品经济。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南屏村旅游接待量3.4万人次、综合收入180万元。“我们正在全力整合村内的山、水、闲置民宅等资源,为民宿经济发展再补基建、强配套、优供给,进一步让闲置资源变为经济增量。南屏村将继续拓宽‘两山’理念转化通道,在以‘生态+产业+旅游’为主线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走向未来。”徽城镇南屏村村级工作者章威告诉记者。(歙县融媒体中心 胡欣星 余晨翔 李金海 王珏)

最新文章
行走丨武夷山
武夷山所属南平是中国百合之乡,是中国南方开发最早地区之一,境内有四千多年历史,是福建文化发源地之一。“福建”之名取福州、
股市风向标 | 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修正引发关注
在最新发布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报告中,7月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显著低于市场预期,仅为7.3万个,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10.4万个。同时
布偶猫疑因攻击主人被刺伤丢弃 救助者发帖希望严惩“虐猫者”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猫咪做错了什么,要这样伤害它?”7月30日,某互联网捐助平台上,一则猫咪救助帖引发网友关注。据发帖人称
今日批评家 | 姜肖:人有人的用处
2025年元旦跨年夜,意大利电子音乐人Anyma在拉斯维加斯MSG Sphere奏响沉浸式赛博歌剧。巨大的仿生机器人在燃爆的烟火中,俯视环
冬天去内蒙大型旅游团, 2025必看省钱攻略_内蒙旅游真像_实测避坑指南,省钱50%核心价值,诱人10大好处曝光!
冬天去内蒙大型旅游团, 2025必看省钱攻略_内蒙旅游真像_实测避坑指南,省钱50%核心价值,诱人10大好处曝光!冬天去内蒙大型旅游
退票,退票!主办方紧急致歉,深感抱歉
最近,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的“巅峰永恒——帕胡德情系上海20周年庆典音乐会”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观众们纷纷对演出
茶饼存放温度多少才不踩雷?2025年茶友必看的保存秘籍!
茶饼存放温度多少才不踩雷?2025年茶友必看的保存秘籍!作为一个在茶圈混了几年的老茶友,我真的是踩过不少坑,尤其是茶饼放不好
中外专家企业家湖北来凤共议藤茶国际化路径
  中新网恩施8月1日电 (董晓斌 唐俊)“藤茶是一种国际化的饮品,其天然的甜味和独特的芳香深受国际消费者的喜爱。”国际慢茶联
科技晚报AI速递:今日科技热点一览 丨2025年8月4日
  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创新不断刷新边界。我们为您汇总今日的科技领域最新动向,带您快速了解前沿技术、突破性研究及行业趋势。
2025必看!1天玩转大唐不夜城,游客踩坑了吗?(攻略+避坑)
2025必看!1天玩转大唐不夜城,游客踩坑了吗?(攻略+避坑)大唐不夜城西安的璀璨明珠,夜晚灯光璀璨仿古建筑恢弘大气每年来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