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2空军基地遭到乌克兰的远程无人机袭击后,引发了猛烈的爆炸和大火。
今年3月20日凌晨,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2空军基地(Engels-2 Air Base)遭到乌克兰远程无人机的大规模袭击。该基地内的弹药库区、燃料库区和停机坪在空袭时被击中,引发的强烈爆炸又造成了大面积的火灾和猛烈的二次殉爆。网上流出的由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现场烈焰浓烟冲天而起,汇聚成像核弹爆炸一般的巨大蘑菇云,翻卷在空中久久不散。
卫星照片显示,大爆炸在该基地的弹药库区留下了多个爆炸坑,地面有大片过火后留下的焦土,大量碎片四处飞散布满了库区。整个弹药库区都遭到严重破坏,至少12座库房和附近建筑被摧毁,里面存放的弹药也都在爆炸中化为乌有。邻近库区内的几座混凝土库房被击中,造成了少量人员伤亡。基地附近的燃料库也被击中损失了大量燃料,估计会影响到驻该基地的第22重型轰炸机航空师的出勤率。
恩格斯-2空军基地遇袭后的卫星照片,可见该基地弹药库区的地面上有几个爆炸留下的大坑,以及过火后的大片焦土和散布在地面的无数碎片。
最令人吃惊的是,有证据显示俄军竟然将为轰炸机准备的空射巡航导弹露天存放在弹药库区内,这一做法暴露出俄军在后勤管理上一贯的草率疏忽。库区内外散布的大量碎片表明,露天存放的弹药在空袭时被乌军无人机直接命中,并立即引发了大量弹药的连环爆炸。储存在这里的96枚空射巡航导弹主要是Kh-101导弹,被全部彻底摧毁。Kh-101导弹每枚造价约1300万美元,96枚导弹的总价值约为12.5亿美元。
恩格斯-2空军基地长期以来一直是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图-95MS、图-22M和图-160最重要的据点,也是俄军轰炸机对乌克兰实施远程打击的主要基地。所以,该基地理应配备先进的防空系统进行严密保护,但乌军的无人机却依然成功突入基地内并造成了大面积的毁坏。此前不久的1月8日和14日夜间,该基地附近的水晶联合企业燃料库区两次遭到乌军无人机的袭击,损失了约80万吨燃料。由此可见,俄军完全没有吸取任何教训。俄罗斯官方称此次袭击动用了132架无人机,是萨拉托夫州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无人机袭击”。
暮色中的安-196“榴提”远程无人攻击机,看起来其貌不扬、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现在却成为罗刹国大后方的战略杀手之一。
乌克兰方面宣称在此次袭击中使用了远程无人机,并确认了此次行动是由乌克兰安全局(SBU)、特种作战部队(SSO)和无人机部队联合执行的。有报道称,乌军使用的无人机是安-196“榴提”(Lyutyi,意为:“愤怒”,乌克兰语拼写为:Лютий),是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研发的远程无人攻击机,旨在打击俄罗斯广袤国境内的军事和工业设施等目标,以削弱其战争潜力。
该机的研发始于2022年俄乌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乌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深入俄罗斯领土的低成本武器来反制俄军的远程打击能力。乌克兰国防工业集团于当年10月宣布研发“榴提”无人机,是乌克兰第一种在载荷、航程和威力方面都堪比俄罗斯“沙赫德-136”(伊朗提供技术,俄罗斯自行生产)巡飞弹的国产攻击型无人机。
喷涂在“榴提”无人机机身表面的标语“Az Vozdam”(古斯拉夫语,意为:我将报复。摘自《圣经》罗马书)。
乌克兰国防工业集团当时还公开展出了“榴提”无人机的部分散件,其中的机身部件表面喷涂着标语“Az Vozdam”(古斯拉夫语,意为:我将报复。摘自《圣经》罗马书),预示着乌克兰即将对俄罗斯展开报复性的全面打击行动。
2023年11月16日,乌克兰战略工业部长亚历山大·卡梅辛(Oleksandr Kamyshin)表示,已经开始量产与“沙赫德-136”巡飞弹类似的攻击型无人机。卡梅辛在提到这种被称为“乌克兰的沙赫德”无人机时,称乌克兰现在每月可以生产“数十架”。而乌克兰国防工业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也确认了“榴提”无人机已经开始量产。
月明星稀,万籁俱寂,“榴提”无人机群整齐地排列在跑道上。看来,今晚又将是罗刹国的不眠之夜。
“榴提”无人机的机身长4.4米,翼展为6.7米。机身后方布置有大展弦比的平直下单翼,翼尖处装有翼梢小翼,以便减小诱导阻力并增大航程。机翼后缘安装有朝后上方斜置的两根杆状细长尾撑,其末端与后方的倒V形尾翼相连。机身后端装有一台活塞式发动机,驱动一副推进式三叶螺旋桨。机身下方配有前三点式固定起落架,使其可以从公路或跑道上自行起飞。
该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在250-300公斤之间,飞行速度约3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可达1500公里。其动力装置为德国赫斯公司生产的Hirth F-23型、水平对置双缸二冲程燃油喷射型气冷航空发动机,输出功率为50马力。该机虽然不具备隐形能力,但是其飞行速度较慢,飞行高度也低,还能按预编程航线飞行,以绕过俄军的防空系统,使其难以被雷达探测到。
俄军发现的几枚“榴提”无人机遗留下的未爆战斗部,可见其钢制外壳表面密布着预制破片。
机身的舱内空间可以装载重型战斗部,机身中部还布置有大型油箱。机头内还配备了卫星导航辅助惯性制导系统,能够远距离自主制导。机头下方安装有空速管和触发引信。机身结构主要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金属网制成,并辅以木质构件来提高强度。为了便于运输,该机可分解为几个主要部件:可容纳战斗部、油箱和发动机的机身部分,可拆卸的机翼,以及尾撑和尾翼。
“榴提”无人机通常装载50公斤重的钢制外壳战斗部,其升级型号可以装载75公斤重的战斗部。实战证明,即使是50公斤重的战斗部,在该机精确制导系统的导引下也足以对俄罗斯的军事和工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圆柱形的战斗部外壳表面密布着预制破片以增强毁伤效果,但并未采用具有破甲能力的聚能空心装药。
负责放飞的乌军士兵将“榴提”无人机推向跑道上的起飞位置。无人机开始滑跑后,乌军士兵坐车跟在后面遥控它的滑跑方向,直到无人机升空为止。
战斗部外壳上还装有吊环,推测该机的战斗部是在无人机起飞前,使用起重机将其吊装到无人机的内部舱室里,这显示出该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不过,从俄罗斯发现的这种未爆战斗部的数量来看,其引信设计明显存在缺陷。后来,乌军也察觉到该机的引信触发机制设置不当容易出现故障,于是将引信的位置转移到机头上才彻底解决了这一隐患。
“榴提”无人机最显著的进步是其经过改进的卫星导航辅助惯性制导系统。此前,乌克兰所有的无人攻击机都采用了这种容易受到俄军干扰和导航漂移影响的传统制导系统。通过升级卫星信号接收天线提高抗干扰能力并增加备用数据链路,使该机在夜间袭击超过1000公里的俄罗斯目标时表现出极高的打击精度。
负责放飞的乌军士兵坐在车里跟在滑跑的“榴提”无人机后面,通过遥控其滑跑方向来避免它冲出跑道。无人机升空后将切换为自主制导,并按预定路线向目标飞去。
自2024年初以来,乌军使用包括“榴提”无人机在内无人机编队深入俄罗斯国境,对其遍及各地的多处战略目标展开了81次打击。在这些无人机当中,“榴提”无人机约占80%。包括圣彼得堡油库、梁赞炼油厂、萨马拉州炼油厂和萨拉托夫炼油厂等众多能源企业都遭到袭击,不仅引发了大火还造成了严重破坏。从遭到袭击的多座炼油厂均有特定的精炼设施被准确命中来看,该机的制导系统精度相当高。
乌军的远程无人机还袭击了俄罗斯特维尔州托罗佩茨的第107军火库、第23军火库,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季霍列茨克附近的第719炮兵弹药基地,伏尔加格勒州戈罗季谢区科特卢班村旁的军火库。需要说明的是,前几处袭击可能还使用了“巴里尼齐亚”导弹无人机。此外,位于下诺夫哥罗德州捷尔任斯克的雅科夫列夫炸药厂,利佩茨克州的利佩茨克冶金联合企业也遭到袭击,这些工厂均属于俄罗斯的军工综合体企业,正在为大量的政府订单而加紧生产。
为了掩护“榴提”无人机群的出击,乌军还会同时放飞大量经过改装的诱饵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的机翼前缘和机翼下表面贴有锡箔,可以大幅增强雷达反射信号,吸引俄军防空系统的火力并使之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以提高“榴提”无人机的突防概率。
上述袭击给俄罗斯的能源工业造成了约200亿美元的损失,其他军事基础设施和武器弹药的损失尚未计算在内。这个数据虽然看似仅占俄罗斯GDP的1.25%,但其影响集中于能源这一战争经济支柱,放大效应远超数字本身。出口收入减少和国内成本上升将对俄罗斯的财政形成双重挤压,燃料短缺也将推高通胀和军费,而制裁则加剧了能源设施的修复困境。从长期来看,若乌军的无人机袭击持续进行,俄罗斯可能面临更严重的能源危机,经济耐力将进一步遭受考验。
对俄罗斯能源工业的打击会在经济上形成了“慢性失血”效应,削弱其战争经济基础,并在军事和民心层面产生连锁反应。虽然不足以单独击垮俄罗斯的经济,但它显著提高了俄罗斯维持战争的成本,为乌克兰争取了战略空间。而“榴提”无人机的升级使其在航程(升级后可达2000公里)和战斗部(升级后可达250公斤)上的优势更突出,作为打击俄罗斯经济命脉的核心武器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一架“榴提”等无人机从低空飞过,直奔目标而去。这应该是俄罗斯目击者拍下的视频。
同时,“榴提”等无人机的袭击也是对俄罗斯战争能力的釜底抽薪。这将迫使俄罗斯在能源安全和军事行动之间进行两难权衡,间接支持了乌克兰的前线防御。俄罗斯现在仍然依靠未受损的油田和天然气出口维持其经济运转,乌军的无人机袭击目前尚未彻底瘫痪其能源体系,未来的影响将取决于袭击频率和俄军的反制能力。近来美欧分歧日深,欧洲走向自主并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和援助,使其在面对这场注定的消耗战时有了更多底气。
此前,泽连斯基曾宣布,乌克兰计划在2025年生产至少30000架远程无人机。相信随着更多“榴提”和其他远程无人机的出厂,将进一步增强乌军的远程打击力量,还会让俄罗斯的战略纵深被乌军的远程无人机完全覆盖,但凡其现有的经济、工业和军事设施均将沦为乌军的潜在目标。若乌军能够保持攻势并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那么“榴提”无人机将有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变量之一。
3月25日,一架乌军的“榴提”无人机直接命中了俄罗斯萨马拉州库伊比雪夫炼油厂的蒸馏塔。